如果你不想要未来不小心做错或是凭感觉做决定,导致公司亏损从几千甚至到上百万,那么这篇文章值得你花两分钟仔细读一读
当然,如果你觉得目前公司还亏得起,那么你不必继续读下去
各位老板,
我知道当初开公司,有自己的生意也不过只是为了可以多赚一点钱,可以养家糊口,然后让家人可以过上越来越稳定的生活。
可是你也没有想到,当公司越做越大,人越来越多的时候,问题就发生了...
公司越做越大,却越不赚钱
于是,你就开始仔细想回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早期的时候,你可能跟几个伙伴努力打拼,公司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
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努力了那么久,终于有结果了。
接下来,这第一桶金毫无疑问地一定是继续投资回公司。
无论是拿来购买更多的器材、开更多的分行、持续学习 Marketing 把它做到更好或者是请更多人壮大团队,为的只有一个目的:
获取更多的客户
让公司赚更多钱
好的,一切就如你所愿,按部就班地根据你画好的蓝图,进行扩展中,可是你却算漏了一件事:
公司确实变大了
但要处理的事情也变多了
这里指的是管理工作也变多了。
以前公司还小小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就可以直接跟伙伴沟通。
现在公司不止是一两只小猫罢了,而是去到了几十个人,甚至到几百个人。
这就导致大多数时间,你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完,比如: 想好公司未来的战略、增长计划等等...
却要一天到晚去救火,就好像:
没有办法请到对的员工,进来不到一个月就跑人
没有办法留住有能力的员工,他们都离职到对手的公司去
没有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刚开始很Active,结果几个月后要踢才会动
以前你都是做冲锋队的,就是负责开疆辟土,负责把公司的业绩做上来的,让公司有盈利。
但是,现在公司变大后,从来没有学会管理的你,开始要学会如何管理一家公司:
你开始学会管理员工,尤其是如何跟员工沟通
你开始要学如何去设定员工的KPI,让他们可以各司其职
你甚至还要开始学会如何分钱,因为希望可以让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循环
正当你还忙着如何学会管理公司,宣导公司文化、愿景、价值观的同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情:
市场又有新变动
竞争对手又有新搞作
本来属于旺季的月份,却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的业绩!
本来你掌握着的新技能,你的竞争对手也学会了!
不止是有本地的对手,还有来自于强国的对手也纷纷进来跟你瓜分这市场的蛋糕!
这一瞬间,你突然发现了什么叫做 计划跟不上变化,这也导致了: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以前只需要RM100的获客成本, 现在却需要RM200)
碍于公司还有一堆员工要养、租金要付、设备要供...
你只能在努力把公司壮大,把 Gross Profit 变高,于是你开始:
推出更多的新项目
增加更多的新渠道
研发更多的新产品
确实,也如你所料。
公司的 Turnover 变大了、业绩也有明显的增长了。
当你开始可以松一口气,打算再继续学如何管理团队。
突然,你的 Account 递给你看该月份的账目,你笑不出了:
什么鬼!
我的 Costing 也居然跟着变高?而且还高了那么多!
虽然很现实,但也是一个不变的事实:
93% 中小型企业
越做越大
越不赚钱
不知道你认同吗?
做老板的,心态都特别好,非常正面积极的。
公司不赚钱,对吗?于是,你开始自己找方法解决!
山不转路转
路不转人转
你开始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比如: 不断上课、不断向前辈请教、不断出席任何的社交场合、不断看任何的书籍...
只要对公司有帮助的,你一律都不会放过!
无非就是希望找到突破口,找到可以的就是可以解决公司:
收入利润双增长
尽管如此,你发现做了那么多的改变、投资了那么多在上课,情况依旧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公司持续做大,你也很努力地去控制所有一切的开销
比如: 请人进来拓展业务的花费,公司也依然没有比以前赚钱,反而还少赚很多...
公司很想分钱给员工,你也就 Agak Agak 根据 P&L来 Set
不然就凭感觉做决定,看谁比较辛苦,就给谁多一点,最后才发现分过龙,公司又没有钱了...
最扎心的是
有时候,还会遇到公司员工的埋怨:
这个老板不行的啦,每次要求多多,薪水又给那么少,还要我们遵守什么价值观文化...
他们不知道的是
很多时候,都是你在努力找钱出薪水给他们。
公司亏钱的时候,是亏你的
公司赚的时候,还要分钱给他们。
最无奈的是
难得星期六日可以跟家人有 Family Day,却因为工作很忙没有办法陪伴他们。
很多时候,孩子打电话过来让你早点回家,你心里非常愧疚: 我也何尝不想陪在你们身边呢?
很多时候,即使到家了,你还是会选择坐在车子,先不下车,因为你不仅在思考这些问题:
为什么要做大?
公司小小反而更赚钱?
为什么要做大?
做大反而现金更少,压力还变大?
为什么要做大?员工是变多了,但是很多都是只拿钱不赚钱?
最后只有你一个人
紧张公司赚不赚钱
其实,你不是一个人。我自己也是老板,十分能够理解你的感受,而且我也知道你非常不甘心。
尤其是当醒来时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却有一大帮人靠自己吃饭。
而公司现状依旧是:
老板太累
利润太低
人才太缺
扩张太难
管理太乱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从今天以后,所有一切发生的事情将会翻盘,一切将会有所改变...
因为在接下来的两分钟,我将会告诉你有些公司能够一直持续地赚钱。
即使市场不好、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开很多家分行、建立很多的厂、团队不断增长。
这个并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他们都掌握了一个你不知道的
新工具
重点是,这个方法完全可以帮你做到
年头设定的利润目标
年尾绝对都可以实现
员工跟你一起分担利润目标
自动自发向市场找钱
让你以后做的每个决定
都是在你掌控范围内
不管你是想要实现利润增长,还是想要解决员工积极度的问题。
甚至,只是摆脱以前只是凭感觉做决定的你。
掌握了这个工具,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公司至少提升 20-30% 的利润,完全不是问题,而且
更落地、更精准、更轻松、更快速
更不需要看和做一堆各式各样的 Accounting Statement
(你要看的是如何从数据做决策,而不是看数字而做不到决定)
想象一下,这个新的工具可以让你快速做下要不要开发新项目、要不要请员工...
什么时候要止损、什么时候要开始增长,还可以预测这个增长策略可以贡献多少的业绩,多少的利润...
让你有办法事先谋划、把握先机,拉开你跟竞争对手的距离,让自己每一年都赢在起跑点
难道你希望错过吗?
你好,我是 Spark 张开亮!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名理财投资YouTuber,其实我同时也是一为企业家。
我也跟绝大部分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家一样,我也是通过努力打拼拥有并管理了现在的4家公司。
跟其他企业家唯一不同的是...
这么多年来,我对于数字特别喜爱,尤其特别擅长通过数字做分析。
因为这个兴趣让我开始在YouTube 分享理财投资的内容,也收获了差不多 340K 的粉丝。
可是,即便有那么多理财投资经验的我,对数字如此敏感的我,我也曾经在经营公司这一块吃了不少苦头,尤其是在MCO这段时间。
因为做了这件事情,我亏了一百万
是的,你没有看错。
当时候公司在增长期间,业务很繁忙,团队喊累要我请人。
所以,我从本来的 5个人 在半年内拓展到了60人 的 团队。
因为我能理解,今天不是先有Sales,才来请人,而是有人了,才有办法有Sales。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我千算万算,万万没有算到,线上课程的业绩在MCO后迅速下跌。
结果 60人 的公司,我每个月需要承担超过RM30万 的固定开销。
收入下跌的情况下,我每一个月都在亏着一辆超跑。
但这个跟你有什么关系?
创业了差不多7年多的时间,我以为我很会看账。
就是每个月Account会给我看公司的账目,然后我们会通过账目去做改进。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做了20年的前辈。
他告诉我说,Finance不是这样做的。
“Spark,你这个是做了再来算,请问你可以算到什么东西?”
当下的我,整个人傻掉了。
前辈的这句话,简直就是当头棒喝,因为他说得太正确了。
我想回去,每一次Account来跟我报告上个月账目,老实说,我很难在改变什么了。
那都是过去的数据,亏损已经发生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上了无数的课程,花了超过百万在上课寻找这个解决方法。
后来,真的给我找到了反败为胜的秘诀,而且是全球500强所有的公司都在用着的方法:
透过财务模型做预算
Financial Modelling
这个是一个非常务实,以小成本创造大回报的公司运营策略,非常适合正在/需要增长种的中小企业。
坦白说,这个是我到目前为止,掌握到最有价值的的技能。
当然,你可以选择不相信我,因为我都知道真正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毕竟你们也跟我一样,上了不少的课程,也学到了很多经营公司的知识和原理。
但是,你的心里应该会怀疑,
我凭什么那么肯定?
因为有些老板只是听了我地分享,至少帮他们节省30千至50千...
我大概总结了 99%的老板会 怎么样解决公司Margin低 的问题。
无非就是这两种方法,绝对没有其他:
提高收入
降低成本
而提高收入的方法,我也总结为三种方法,
一, 开新项目/门店
那天我跟一个著名餐饮行业的老板聊天,他告诉我一个残忍的真相:
现在开新项目的情况是: 3个项目,2个会死
失败率是66.6667%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市场上很多的竞争对手都已经学会你的技巧、秘诀、方法..
只要看得到的,他们绝对有办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到自己的生意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秘密的时代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会高估自己,低估市场,没有管理好所有的成本,就盲目地向前冲。
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个新项目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的赚钱,而且还亏了一大笔钱...
如果不走开新项目的路线提高收入,你或许也尝试过这个方法:
二, 降价
为什么?
因为你发现你的对手居然开始在打价格战,慢慢吃到你的市场。
所以,你的员工就告诉你,
“老板我们再不给Discount,就打不过对手了,可以不要订那么高的价格吗?”
降价,是绝对没问题的。
因为你也知道这个只是短期跟对手抗衡的策略,只要把Sales Volume做起来,把这个钱赚回来,就可以了。
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就是,业绩确实有提升了,可是没有想到做到最后没有利润...
三, 品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你居然也学人搞起品牌来!
因为很多课程告诉你,公司走到最后一定要有这两样东西:
一,有利润,做的时候赚钱
二,有品牌,卖的时候值钱
你也认同这个道理。
因为今天只要品牌做得好,也代表有更多的曝光率,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潜在客户。
于是,你也踏上搞品牌这条路,这条没有回头路的,因为它就是一个不断烧钱、再烧钱的不归路。
烧钱做定位
烧钱找代言人
烧钱拍高大上广告
过了好几个月,你发现到没有太多的动静,不然就是有短期的爆红的曝光率。
结果后面只要你一停止投钱,就没有业绩...
如果这些情况都有说到你的心坎里,你需要好好细读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我们到知道 利润 = 收入 - 成本。
接下来你一定会想办法 降低成本,而大多数吃掉公司 80% 的利润都会是员工的固定成本...
你想要停止不再招聘更多的人,希望现有的员工可以多做一些事情、扛多一些责任、分担一些公司的利润指标
可是,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都会跟你说:
“老板,我已经很忙了,你可以请多一个人吗? ”
就好像她的员工一样
不然就是,你会发现他们依旧会做你所吩咐的 “他们工作以外负责的事情”,
可是却没有把事情做好,很多时候还需要高层帮他们收拾烂摊子...
你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出现吗?
因为员工做更多,却没有拿更多,自然也没有动力做更多
你从来没有做好
奖励跟淘汰机制
所以也不知道要如何设定多劳多得的机制,也不知道要如何设定淘汰烂苹果的机制
或许,你上过了很多的课程,也知道奖罚机制的重要性,可能会说:
我都有做啊,可是员工还是没有动力?
曾经我有一个学生来上课,他说有做好奖罚机制。
对那些有Perform到的员工,都会带他们到深山做 Retreat 放松心情,还会安排专人按摩,让他们缓解压力。
可是,结果还是不如意。
员工还是依然懒懒散散,一天好、两天坏。
于是,我就问他一个问题:
“请问你自己听了这个奖励机制,你会激动吗?”
学生瞬间明白了,点头回复说:
“我会改进的”
永远记得一句话
一个连你都不会激动的奖励,员工听了怎么可能会努力呢?
当然,还有出现一种情况!
那就是你为了降低成本,把机制都设定好。
员工也很努力跟你一起拼,结果公司都实现了利润收入双增长。
员工也根据你设定好的机制,拿到了属于他们的那份花红和佣金。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可是,你慢慢地发现到另一个很可怕的问题...
如果持续这样分钱,会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场景...
员工因为学会如何设定 KPI 分钱了,现在你想要让他们做更多,结果就被反问回:
老板,我这样做,可以拿更多吗?
老板,如果没有多拿钱,我考虑不做~
老板,我可以多做,没问题的...
凡事加钱,一切都好谈
他们已经变成嗜财如命
而你也没有办法回头了
这样说的话,这种钱可以分吗?
老实说,是可以分的。
毕竟他们都是很勤劳地帮公司赚钱,分钱给他们是很应该的。
那你知道,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吗?
怕他们错把工作量当分钱
反而不是把利润当成分钱
这又怎么说呢?
就是他们会以为自己的 KPI 就是做很多的工作。
尤其是在 Operation Team 的,以为多做几个任务就等于有帮公司贡献利润。
可是,事实真的这样吗? 是不是等于说...
今天员工工作量越多,公司就有更多利润?
不然,还有一种情况。
你会直接用 Revenue 来分钱,那就是员工有做多少的Sales,就直接从Sales分钱出来。
如果把收入直接拿来分员工,行情好的时候,肯定没有问题。
如果行情不好,那要怎么办?
请问有谁跟你一起扛所有的成本?
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不是很多早知道....?
早知道分钱不可以这样分,我就不应该分...
早知道不要做品牌那么烧钱,我就不应该做...
早知道开新项目会亏那么多钱,我就不应该开...
早知道Discount不可以给那么多,我就不应该给...
千金难买早知道
万金难买后悔药
这个世界上当然没有后悔药。
不过,有一种和后悔药效果接近的 “药”叫 复盘。
复盘,虽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但是它能让你以后所做的事不出现你不想要的结果。
可是,我想要你想一想
试问,你有办法再亏多少次?
试问,你还有多少次复盘的机会?
试问,你是不是更希望那些复盘的事件,都不是那些亏几百万的决定?
而透过财务模型做出预算
绝对可以让你买到早知道
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
除此之外,又有哪一些值千万地早知道?
一,你在开始任何新项目之前,可以更快地计算出要做多少钱可以赚钱,收入少过多少就会亏钱,多久之内可以回本?
二,你不会再 Agak Agak 丢钱,才来让市场让你知道能不能,而是可以准确的算出 Breakeven,不再会高估收入,低估成本
三,你开始任何降价或是给折扣的时候,可以更轻松地计算出我们的Sales要起多少?最后赚的钱才不会少
四,你会根据公司的利润目标,设定对的奖罚机制,让员工可以自动自发做更多,算出他们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才可以让公司利润变多,而不是那种做了成本增加的工作
五,你以后设计KPI分钱机制时,你会知道员工的KPI一定要跟利润有挂钩,当员工帮你实现利润增长的时候,再来分他钱,才是对的做法
六,你未来想做品牌的时候,你就会开始考虑如果今天做品牌没有带来收入的话,我们的风险是什么?可以不可以承担这个风险?到底赌不赌得过?
透过财务模型,做出预算
先算后做,算到利润,才有利润
老实说,除非你不想要每年公司都可以赚钱,然后可以再分钱给员工,让员工留下继续为你打拼。
而且一年只需要做一次,一辈子可以受用的方法!
否则的话,这就是你现在马上需要掌握的技能,没有之一!
因为学会了做预算,我的学生现在每做的一个决策,都会先用财务模型来判断。
这个决定可以为公司带来利润还是降低成本?
就连要不要安装多一台冷气机,她都要先算过 (因为他们现在都知道,没有意义的开销只会是花费,而不是投资...)
我知道,你心里还在怀疑
有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简单,但是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学起来,而且搞懂后你会马上发现以前看不到的盲点,比如:
一,原来加薪员工每个月居然吃了公司那么多利润,一年下来是一辆MYVI的钱
二,原来以前以为很好卖的产品,其实是不赚钱的,因为少算了时间跟人工成本
三,原来好的员工会离开,是因为我一直都在 “公平” 的分钱
四,原来员工那么不积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多做没有额外的收入
五,原来以前上了那么多课,没有一个是告诉你要如何用数据做决定的
难道你不想搞清楚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独自在面对这种困境吗?
我知道你很想!但是想要是一回事,愿意做出改变才是突破的关键,就好像他们一样!
放下自我,虚心学习
就好像他们一样
MCO 那一段经历,让我最感到痛苦的不是亏钱,当时候为了让公司生存下去。
我第一步能做的就是: Cut Costing。
而最快最简单的做法就是: 裁员。
这个是让我觉得最痛苦、最无奈的地方。
因为我需要解散当初亲自一手一脚搭建的团队。
而他们每一个都是经历过5次面试,精心挑选出来精英中的精英。
有些知道公司无法在支付他们更多的薪水,因为家里有老有小要养,也果断离职另谋高就..
老板是最能够清楚明白这种痛
因为重新招聘和培养过人才,是非常耗时间跟金钱的。
如今的我看回去从前的自己,我更加坚定绝对不能够让这种悲剧发生多一次。
现在学会了做预算,我可以提前知道如果公司要生存下来,最起码要有多少的现金流支撑如果要增长。
如果遇到最糟糕的情况,要从哪里开始下手节省成本。
至少我死了也明白是什么一回事
为什么我会那么清楚了解?
这都是我走过的冤枉路,我体会过,我更听过很多老板跟我投诉他们遇到的通病。
很多时候还会唉声叹气都是马币不给力、都是政府的错、搞到经济那么差...
也许是大环境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控制,难道就要任人鱼肉,看天吃饭吗?
你想成为下一位吗?
其实没有人想,因为我们身为中小型企业,我们输不起!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我花费了超过百万跟海外不同顶尖的老师学习商业模式、公司运营、财务管理,因为我深知一个道理:
今天你不学
市场会教会你的
如果是由市场教会我们,这个成本太高了!
明知道这个是一个坑,为什么还要让自己踩下去,最可怕的是一踩下去,就没有办法再东山再起...
今天公司要赚钱从偶然去到必然,你有更好的选择、更快的捷径、更省时、更省钱的方法!
在去年的12月,我开始了这堂是给老板上的课程。
没有想到再短短的时间内,我累积了超过了200多位的,帮助他们突破公司的瓶颈,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这是一套让你掌握企业未来命脉,让你先算后做,才有胜算,用最短的时间内你学会财务学问。
除了预算管理、还包括了KPI设计、组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精髓。
都是我总结了我多年成功 (和失败) 经验,以及各行各业遇到的问题。
比如: Manufacturing、Trading、Ecommerce、F&B、Beauty 等等
这些实战经验唯一的好处就是帮助你在短时内:
找出更多新出路
少走更多冤枉路
事实上,当初我在计划开课时,一些企业朋友听说了后,他们都会出现一种反应:
做么是老板要出来学?财务的东西当然是丢给财务的人做吗?老板就是定战略和带领团队向前冲的人。
这个就是真正问题所在
我发现在很多企业,战略是老板和高管做、预算财务做、分析运营做、激励人事做。
每个部门之间从来不会打交道,各做各的,各自为战。
财务算的,跟业务做的,从来都对不上,请问为什么要做?
这样下去,谈何提升业绩呢?
老实说,当初我让身边一些比较熟悉的企业家朋友来试课,没有想到里面出现了两个帮派:
一些跟我说这堂课 相见恨晚...
如果公司准备要增长的时候来上,因为至少让他们少亏比百千,甚至是多赚几百万
一些跟我说这堂课 帮助不大...
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缘故,因为他们都只是派自己公司的会计师来上!
总而言之,那些告诉我课程帮助不大的人,都是老板自己没有来上。
因为他们总是觉得算账就应该给Account做,自己干嘛要学?
后来,一个很诚实的 Account 告诉我,为什么他觉得帮助不大的真实原因:
“Spark,如果这堂课给我老板来上,我会很怕他算计我,因为这堂课简直就是把企业所有的开源节流算得明明白白”
“到时候他发现我的薪水其实可以做得更多,那么我不是亏大了?”
我突然如梦初醒了!
经过这一次的事件,我决定了这堂课只能给老板或是公司内部高层来上,因为我明白了这堂课的价值对老板来说,是多么的大!
我也毫不保留把我所学会的秘诀地公开,而且就在这一堂课程全部教完。
也就是说,这个课没有所谓的 Advanced Course (虽然我知道这些伎俩,但我不想要这样来割你)
学会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老实说,很直接的
一,利润有保障
二,花钱有指标
三,团队更积极
“做企业,每一个动作都需要钱。花钱是必然,赚钱是偶然,学习预算管理就是把赚钱从偶然变必然。”
今天如果你掌握了这套新方法,你可以直接得到什么好处?
优势一,
你不需要担心公司越做越大,没有办法控制 Profit Margin 导致成本失控。
相反的,你会有一套很落地的预算管理系统,知道如何管理好团队,让你越做越大,越轻松。
优势二,
你不需要因为便宜而跟批发商Bulk Purchase一堆货物,结果货物囤在那里卖不出。
相反的,你会更有效地管理资金周转,让钱转起来。
优势三,
你不需要因为如果今天员工喊累要请人,就乱乱请人。
相反的,你有办法清晰地计算这个人进来直接可以承担相对应的指标,是可以帮公司增加收入的。
优势四,
你不需要焦虑即将请进来新人,不会开他们薪水的烦恼。
相反的,而是可以设计奖励机制他们要做到什么样的业绩,才可以拿什么样的薪水,为公司贡献业绩。
优势五,
你不需擔心年底要分花红的时候,不小心分太多给团队,結果公司转盈为亏。
相反的,你可以根据每个人去年的业绩,更精准地分派给有为公司贡献利润的好员工,让坏员工自动离开。
优势六,
你不需要烦恼要不要开发新产品/项目 (R&D是很烧钱的),担心一开始投入的时间跟金钱会打水漂 (白花)。
相反的,你可以更快算好 Breakeven Point在哪里,让新项目至少不亏钱。
优势七,
你不需要担心以后员工会懒散,白白拿着你的薪水,一直不断在养闲人。
相反地,你会有办法用机制管理他们的效率,只留人才,淘汰废材
优势八,
你不需要害怕做 “决定” 这件事,因为过去都是你都只是在 “看账” 罢了。
相反地,你会很清晰知道公司的大方向跟战略怎么走,把做错决定的风险降到更低
优势九,
你不需要在苦恼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相反地,你有很好的机制帮你管理员工,以后就不需要再花时间处理一堆人事的问题
优势十,
你不需要操心自己设置错KPI,导致员工在做一些跟利润没有挂钩的工作。
相反地,以后你会开始设计不一样的KPI给不同级别的人员
等一下!
是不是做出预算就可以拿到利润?
理论上,你只是对了一半,做出预算是第一步。
如果要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的话,你需要管理预算。
一个好的预算需要一个好的管理来配合,而一个好的管理的重只之重就是管理效率,而这个必须由你来执行!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如果你认为预算可以帮助:
企业提前算出可以赚多少利润,实际要赚多少利润就需要组织分工、组织分工就要为每个部门制定指标、制定指标就需要设定薪酬奖励、设定薪酬奖励就需要管理效率
所以,它是成败关键
不是我要夸大,在现代社会,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就需要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多的事情
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的产出
这也是为什么管理效率这件事情,我都会亲力亲为下手去做,尤其是设定团队KPI跟奖励机制。
因为它关系到成本跟利润,更是让我可以活到今天,生意越做越稳的原因。
老实说...
难道你不希望公司可以越做越强,团队里的每个人可以独当一面,你可以提早抽身离场吗?
二,难道你不希望透过制定预算,然后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财力都有办法平衡,达到公司产能最大化吗?
三,难道你不希望你以后公司增长时,在请人、投资器材、装修时可以更好的把控成本,不让利润失控吗?
四,难道你不希望公司淡季的时候可以不亏钱,旺季的时候赚更多钱吗?
五,难道你不希望可以做到花钱之前先做预算,先算账后花钱,降低整体公司的成本费用吗?
说得更直白一点,今天只要你掌握了这套提高效率的工具,你越能够最快赚到钱。
而我手上就有这套让你赢在起跑线的工具
因为在公司中,靠逐层沟通传来的信息,一定会有错漏,有误差。
但是,财务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只要基层数据保证真实,互相验证,层层穿透之下,才可以有效的管理公司。
2024年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每个行业太卷
市场竞争激烈
经济行情不好
…
但是,你也会意外地发现
你的同行们正在拼命学习
你的标杆们正在探索转型
你的对手们正在苦练内功
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同行
经过我多年的实践,我已经把那些难懂、很复杂地Accounting 步骤都简化了。
因为老板要的不是学会如何做帐目,而是要更快、更轻松、更精准地做出公司一整年的预算!
#1
我没有财务知识。很多老板都会告诉我说,“我数学很差、我对数字不敏感” 我只会做Sales罢了,所以我這套工具你需要会 按 + Key In Number 罢了,就可以得到帮助你做决策的数据。
#2
我的行业不适合。我的看法是这样,今天只要你的公司需要增长,就会需要做预算,因为开源节流都离不开提前算好所有的开销。
#3
我的公司很小。其实这是片面的理解。做不做预算,不取决于你现在是不是小企业,而是取决于你将来想不想成为大企业。预算相当于导航,只要开车去没有去过的地方,都需要导航,和你车的大小、价格无关。
#4
预算只能省钱,不能帮我赚钱。这个是错误的想法,因为公司要有利润离不开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今天所有只要跟提高收入有关的决定 (请新员工、开分店、分 Commission 给 Sales Agent…)都会跟预算有关系。
#5
我的行业很浮动,有分淡季跟旺季。确实,有些行业比如: 民宿 (Airbnb) 假期业绩就特别好的,那么没有假期的业绩要怎么办呢?难道就坐以待毙吗?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论行业浮动的话,航空行业不是更加浮动吗?
可是,不同的是,他们会在淡季把机票卖便宜,然后旺季把机票卖贵从而拉长补短。
如果你的行业是非常浮动的话,就应该要提早预算如何在不亏钱的情况下,公司依然可以运营下去。
比如: 算一算淡季时,民宿一晚是否可以打折扣,而到底要打多少的折扣?这个又牵扯到预算了。
#6
我想做大的时候,再来上也不迟。通常遇到老板告诉我这个问题,我都会反问他们:
“你觉得公司在扩展前,还是扩展中,学会如何做预算、控制成本会更加好? ”
我相信答案一定是前者,而最直观的好处就是提早知道会亏钱,要知道省下的钱都是賺到的。
偷偷告诉你,我见过三种类型的老板
第一种是说到学习就反感,自己不学习,也绝不安排员工学习。常说“员工学多了留不住”。
第二种是自己不爱学习,但愿意安排员工去学习,这种老板常说“我什么都懂”、“我年龄大了还学什么”。
第三种是老板特别爱学习,一年花费数万至数十万,除了有一半时间在学习,也願意让员工学习。
而我也相信你就是属于第三种老板
不然你也不会把文章看到最后
是那一个不断让自己持续进步,希望可以把企业带到了一个更高境界的老板
因为几乎不会有人比你更懂你的公司,你的行业
注意: 收益和法律免責聲明
我們不相信快速致富,我們相信努力工作,提供價值和服務他人,這就是我們的課程初衷。正如法律規定,我們不能也不會提供您任何成果與收益保證。我們不了解您,此外,您的生活結果取決於您,同意嗎?我們盡力提供給您最好的知識與策略幫助您更快地前進。但是,本頁面或我們任何網站或電子郵件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對未來收益的承諾或保證。我們任何網站或電子郵件中引用的任何財務數據僅只是根據過去的結果所做的估算或預測,不應被視為確切的收益數據。所有數字僅為說明用途,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hello@valueinmind.co。
一切的內容僅於教學用途,並非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